由於過去長期受到日本文化的燻陶,在台灣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具有日本特色的場所,居酒屋便是其中之一。

前幾日,我與友人便造訪了一家位於宜蘭礁溪鄉的居酒屋,感覺別有一番風情。相比于傳統日式居酒屋,這家居酒屋更是增添了幾分台灣在地文化特色,尤其是在菜色上,其口味更迎合台灣人的飲食偏好。講了這麼多,再不說出它的名字就有點對不起讀者了。它的名字就是“林北烤好”。

如果是坐火車到礁溪,那這家店便非常好找,就在礁溪火車站正對的那條大街上,出車站直走過一個紅綠燈便能看到林北烤好的招牌。不過不足的是它的招牌沒有很大,似乎略顯過於低調,以至於要人認真尋找才能看到,這也許是老闆怕食客過多而忙不過來吧!當然,做客運來礁溪,這家店也不難找,沿著大路走一小段,到溫泉路右轉,站在街角就能看見那小小的招牌。

 捕获3.PNG 捕获4.PNG  

放眼整條大街,少了幾分喧囂,多了幾分鄉間獨有的靜謐,就連兩旁的店家招牌也沒有了霓虹燈的妖嬈與誘惑,倒是增添了一種純樸與淡泊。我想這也許就是他們吸引人的所在吧。林北烤好的門面並不大,招牌也小巧,白底黑字。門口隨意的擺著一張方桌和幾張板凳,窗臺上有一排各種顏色,各種形態的空酒瓶,與其樸素的招牌相映襯。推門而入,店員便熱情地迎上來,招呼我們坐下。環顧四周,我不經感歎麻雀雖小,五臟可俱全,應有盡有。不論是摩登的吧台,還是傳統的方桌;不論是洋氣的威士忌,還是散髮著古典香味的日本清酒,都是那麼的和諧。

2014-06-13 23.08.49.jpg 2014-06-13 23.09.05.jpg

 2014-06-13 23.09.33.jpg 2014-06-13 23.10.03.jpg    

  

當店員遞上菜單時,我再次睜大了雙眼,整整一張B2紙,而且還滿滿的寫著各色菜式,烤炒炸煮,一個不落。在保留傳統日式風格的同時,也融入了不少台式料理。

說道菜色,至今令我記憶猶新的兩道菜分別是培根捲大蝦和酒蒸蛤蜊。

培根卷大蝦:

在我看來,這是一道很有創意的料理,真正意義上的海陸雙拼,甚至讓我一度覺得魚與熊掌實可兼得。大家都知道,培根源於豬肉,油花比較多,烤培根是往往是邊烤邊滴油,有時候還會讓木炭騰起火焰,有點嚇人;而蝦肉則在烤的過程中極易流失水分,烤的不好就變成了蝦乾,尤其是剝完殼的蝦子,一不小心就失去了原本美好的口感及口味。這家店創意獨到,將兩者相融合,把培根裹在了剝完殼的蝦子上。在烤的時候,由於培根先接觸到炭火,油脂慢慢融化,被其中的蝦肉所吸收,也是蝦肉不至於失水,在烤熟的同時保持了蝦肉鮮嫩的口感,也使培根緊貼在了蝦肉上。再撒上些胡椒鹽,擱點兒香料,簡直人間美味。咬上一口,培根肥而不膩,蝦肉Q彈爽口,實現了海鮮與陸鮮的完美融合,口感得到滿足的同時,味蕾也得到了享受。

捕获.PNG   

圖片來源:mika全省美食(實在抱歉,誘人的美食讓我們無暇顧及照相,故筆者只能借用他人的相片)

 

酒蒸蛤蜊:

中國人飲食講究色香味,賣相的好壞也很重要,而酒蒸蛤蜊的賣相真可謂讓人眼前一亮。與傳統的煮蛤蜊不同,店員顯示打開瓦斯爐,再一邊等待沸騰。這似乎再正常不過了,然而鍋中的水一滾,店員卻沒有倒下蛤蜊,反倒是拿起了早已準備的打火機,說時遲那時快,一團火焰從鍋中騰起,淡藍色略帶紅光,我們都被驚呆了,只能看著這團烈火相互感歎其獨特的創意。等火焰漸熄,店員才倒下鮮蛤,在翻滾的沸水中,鮮蛤慢慢打開,裏面的肉晶瑩剔透,富有光澤,簡直鮮嫩欲滴,誘惑十足。我們幾個饞貓早就忍耐不住了,沒一會兒功夫,一鍋鮮蛤就被我們一掃而光。談起口感,那自然沒的說,沸水加大火,只稍稍一燙,鮮蛤就熟了,口感爽滑,不乏嚼勁,同時又不會咬不斷。邊吃邊品,淡淡的海鹽味道,芬芳的酒香味以及鮮蛤特有的一股很淡的誘人的海腥味瀰漫在口中、鼻腔里,實在難以忘懷。

 

 捕获2.PNG  

圖片來源:mika全省美食(實在抱歉,誘人的美食讓我們無暇顧及照相,故筆者只能借用他人的相片)

 

林北烤好的食材新鮮,做法新穎,而且用餐環境良好,清潔工作也很認真,店員比較好客,但又不會打擾用餐,是理想的聚會或者約會的場所。不過對於學生來說可能貴了一些,尤其是想要吃飽情況下,這次的五人同行花費NT3400+-,平均每人NT700,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,所以比較建議當宵夜吃而不是正餐,重在嘗味道,而不是果腹充飢。

地址:宜蘭縣礁溪鄉溫泉路48

營業時間:1700~0300

電話:03-9886511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sourceteam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